前言   東正教(Eastern - TopicsExpress



          

前言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乃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基督教支派,又稱正教,與天主教(Catholicism)、更正教(Protestantism)並列為基督教(Christianity)三大派別。 公元一零五四年是教會史上一個最悲痛的時節;以前羅馬與拜占庭雖有過破裂,每次不久都重歸於好;這次卻成了一成不變的分裂之局。羅馬公教並非忍心讓她分裂不顧;她曾為合一作過多次的嘗試。公元一二七四年,在里昂大公會議中,雙方的代表都曾在合一的宣言上簽了字,結果未能持久。一四三九年佛倫薩會議中也曾表現過接近,但也沒有下文。 東方分裂的教會自稱『東正教』,這種稱謂已被普遍接受;也有稱他們為『希臘教』的,但認真地說,那只適用於由東正教分裂的一部份;也有稱他們為『東方教會』的,這個名稱也不相宜,因為還有東方禮的教會,那是屬羅馬天主教會的。 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自與羅馬分裂而獨掌整個兒東正教後,又因建立了各國獨立的教會(Autocephalous Churches),而權力日減了(因為各國的教會都各自政,不相隸屬);這樣便形成了俄羅斯教會,以後又分裂為塞爾維亞教會,羅馬尼亞教會,保加尼亞教會等...... 某日教宗比約十一世說:『從金礦石上剝下來的碎塊也含有金子;東方的古老教會所保存的真正聖德,不但值得尊重,且得們同情。』實在,東正教和羅馬公教有同樣的信條,那都是前七個大公會議所斷定的。他們信三位一體,聖子降生,救贖等道理;他們有七件聖事;他們的神父主教都有妥善的聖秩;他們敬禮聖母和聖人聖女;隱修的生活產生於東方,曾盛極一時,現在在某些地方仍很活躍。 道理並沒有多大的分歧;在講解聖神被發的方式上有些不同;主要的對立還是東方拒絕接受教宗對全教會的首席地位。 禮制的分別只是表面的,不過東方的教友看得比較重要而已;其實本身往往無關宏旨。因為聖教會認為在禮節上,在所用的語文上,在外表的規律上,以及法典上,稍有不同,並不足怪。所以真正的公教徒也有隨東方禮的,有准許神職人員結婚的,但他們同羅馬仍忠實地聯合在一起。 分裂原因 西元330年因日耳曼民族入侵,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或是拜占廷),成立君士坦丁堡牧首區(東派教會中心),與羅馬教會(西派教會中心)互爭首席地位,否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首腦,而只視其為西派教會的牧首。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東西兩派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日益尖銳,尤其是六~八世紀對〈尼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的看法紛歧、十一世紀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等,而於1054年正式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認為自己是保有正統教義的正宗教會,因而自稱為「正教」(Orthodoxy)或是「正統天主教」(Orthodox Catholicism)。又因屬希臘語區,當時宗教儀式皆以希臘語為主,故又稱「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y)。 君士坦丁和羅馬遂成為東西教會的宗教中心。文化與政治也產生了差異性在文化上,由於時代的交替和帝國的衰弱,羅馬帝國時代的地中海世界也逐漸消失。由於以前各民族屈服在帝國的統治下,人人大多都懂希臘文及拉丁文,因此教會易於從事教會活動。帝國衰弱,造成語言統一不在,東西方教會各自以希臘文與拉丁文鑽研宗教問題,忽略雙方的交流,因而造成更大的宗教隔閡,進而發生了歷史上的基督教大分裂。 由於東西方兩派教會都自認為自己才是基督教的正統,因而兩派人馬相互爭奪基督教會的首席地位。羅馬教皇以教會元首自命,自命不凡,同時君士坦丁堡教長自以總主教自居,所以東西方教會分裂不能說是神學的爭執,因為神學爭執在之後才發生的,是被有心人利用為分裂的掩飾。另一方面,文化的差異也是分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前言所提,東西兩派的希臘文化和拉丁文化兩者之間存在著特殊的一面,而在宗教面反映出來。拉丁人被日耳曼民族征服,產生新的血緣,另一方面,希臘民族與斯拉夫人和亞美尼亞人通婚。因此古羅馬的純一種族變成兩種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不同,神學思想上所存在的問題就不同,例如東派教會認為〝得救之道〞是〝道成肉身〞,而西派教會強調〝救贖論〞。由此可知,兩派宗教認知的差異。再來就是東方帝國和西方帝國的逐漸分裂,因而也造成東西方教會的分歧。在西方,教皇可以自由的行使職權,管理調度西方教會與文化。但在東方,牧首因為駐節在京都之地,在行使職權受到拜占庭皇帝不少的牽絆。這也是東西方教會領袖的不同之處。 思想與制度 教義與禮儀 東正教信守前七次大公會議*所訂的信條,不承認羅馬教皇以後所舉行的歷次大公會議決議,特別是第一﹑二次大公會議所制定的〈尼西亞 - 君士坦丁信經〉,成為所有東正教教會洗禮與行聖餐禮時遵奉的信經。東正教徒強烈抨擊羅馬教會在此信經加增和聖子一詞(此加添句表示二派對聖靈的發生有不同的看法)。   關於救贖論,東正教注重道成肉身,認為重生得救乃靠天主的恩典,善工並不具得救的效用,因此在東正教的神學教義中並不十分強調贖罪論。在恩典與原罪方面與奧古斯丁的預定論有所不同,認為每個人都在亞當的罪中犯了罪,拯救要依靠自身與天主,首要的是自身必須擇善,天主才能幫助。   東正教徒特別重視對聖母的崇拜,馬利亞在信徒心中是他們與天主之間最理想的中保。聖母的名稱在東正教中有數十種,東正教中也有許多以聖母命名的教會。 東正教徒奉行七件聖事 東正教徒奉行七件聖事:洗禮﹑堅振﹑聖禮(聖餐)﹑告解﹑聖秩(神品)﹑婚姻﹑敷油,除少部份細節與天主教不同外,大體上和天主教類似。 隱修制度 隱修制度(Monasticism)從三世紀起流行在東派教會間,以苦身修行為宗旨﹑遁世獨居或群居為特徵。四世紀中葉傳至西派教會,逐漸形成天主教的隱修制度。集體隱修的隱士群居,成立隱修院(修道院)。隱修院是東正教會最高精神生活所在地,也是培育神職人員,進行神學研究與收藏珍貴宗教文物的中心。 組織制度   東正教不贊同天主教的使徒教區觀念(只有由使徒所建立的教區才有權成為牧首區),認為應根據各國或城市的實際需要(例如在經濟或政治重要地區設立牧首區,然而現今東正教仍只有四個由使徒所建立的牧首區(大主教區)。   牧首區下轄管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領袖稱為主教,所有主教都職掌同樣的聖事職責,依教區的大小不同,有些主教被稱為總主教(主要主教)或是都主教(一個大都市裏的主教),範圍更大的地區或是國家教會的主要主教,則被稱為大主教。主教以下有修士大司祭﹑修士司祭﹑修士輔祭﹑助祭﹑誦經士等教職人員。 主教人選必須為修士大司祭,或是領聖職後保證效法修士生活的司祭。六世紀教規規定,主教必須是獨身者。一個主教的任命至少需要其他三位主教通過,助祭及其他教職的任命,則由各主教決定。 東正教與天主教的比較 在教義方面,東正教主張聖靈只來自聖父,天主教則主張聖靈來自聖父和聖子。東正教沒有關於〝天堂〞和〝地獄〞之間存在〝煉獄〞的說法,而天主教聲稱兩者之間有煉獄。東正教否認貞女瑪利亞貞節受孕及其肉體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認。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首腦,只承認他的主教和〝西部教會牧首〞的職位,而天主教教皇自稱是全世界教會的領袖。 在神學方面,東正教沒有什麼革新和發展,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則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它在世界許多地區開展的活動較有生氣,主張社會開放、自由、平等,提出諸多進步神學,像解放神學、婦女神學、黑人神學、希望神學、民眾神學、發展神學等。 在禮儀方面,東正教教士衣著打扮與天主教教士不同,東正教主教頭戴圓頂帽,身穿銀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掛聖像,手持權杖,而天主教主教頭戴桃形尖頂帽,身穿特制黃色神袍,胸掛十字架,手戴權戒;舉行儀式時,東正教除了可使用希臘語外,還可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天主教則在長時期內只使用拉丁語,但有些天主教教會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唱聖歌時,東正教唱詩班沒有風琴伴奏,而天主教唱詩班則有;祈禱時,東正教徒用三個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畫十字,而天主教徒用整個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畫十字;受洗時,東正教採浸水式,天主教則採注水式。東正教主張嬰兒受洗後就有資格領聖餐,天主教則持反對意見。東正教的堅振禮在小孩﹝七歲前﹞受洗不久舉行,天主教的堅振禮在小孩長到七歲到八歲時進行;舉行聖餐禮時,東正教使用發酵麵包和酒,天主教使用無酵麵包,並規定,只有神職人員才能使用麵包和酒,一般教徒只能使用麵包;禮拜時,東正教堂裡不擺坐椅,參加者只能站立,而天主教堂裡放有成排的長板凳,供祈禱者跪坐;懺悔時,東正教規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可站、可跪,天主教則規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只能跪著;東正教允許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結婚,在婚姻問題上比較自由,而天主教則很嚴格,一切神職人員都不得結婚,強調獨身主義和禁慾主義。 在節日方面,東正教的一些大節日與天主教的大至相同,只是稱謂不同。 在神品方面,基督教會的最初神品只有副助祭、助祭、司祭三個品位。基督教分裂後,東正教會實行牧首制,牧首制確立後,神品分黑白兩種:黑神品有修士、修士輔祭、修士大輔祭、修士祭司、修士大祭司、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代表﹞、都主教、牧首;白神品有誦經士、副輔祭、輔祭、大輔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長等,天主教會神品分為七品:司門員﹝一品﹞、誦經員﹝二品﹞、驅魔員﹝三品﹞、襄禮員﹝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和主教﹝七品﹞。羅馬教廷制進一步發展後,主教品位又分為教皇、樞機主教﹝紅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在教曆方面,東正教使用儒略曆法,是現在公曆的前身,即舊曆。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對舊曆進行改革,於1582年公布新曆法,稱格列曆法,自那時起天主教就用此曆法。此曆法被多數國家使用,被公認為公曆。 在教堂方面,東正教教堂的建築式採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採羅馬式或哥德式。而其內布置也各有不同,東正教堂聖壇中央掛有聖像,四周則掛聖徒畫像,而天主教堂聖壇中央掛聖母瑪利亞畫像,聖壇兩旁掛耶穌畫像,周圍牆上掛十四幅耶穌受難畫像。 在哲學方面,東正教哲學主張上帝和世界的統一、上帝和人類和諧性、神性與人性結合、神學與哲學合一,反對理性,提倡神秘主義,通過神秘主義,使人吸取神的智慧,強調救世主如何變成有血有肉的軀體和如何降臨於人世的奧秘;天主教哲學主張理性,強調天主的啟示和人類的理性是一致的,反對神秘主義。東正教哲學提倡用神學和哲學的思維方式來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貶低天主教,認為天主教不能發揚基督的博愛和自我犧牲精神,指責天主教把上帝和人類分離開來,因而不能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 東正教強調信仰的超性 天主教過於倚賴哲學與理性來做神學。聖多馬的「神學大全」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成功地把阿里士多德哲學與神學融合。天主教甚至相信人的理性有一天可以窺見上主真體。 東正教拒絕理性主義,傾向神秘主義。他們相信,除非神說出來,人不能憑理性認識祂。 東正教強調聖傳的一貫 天主教在十九世紀發展了一套「教義發展」的理論,為他們發明新的教義辯護。這個理論認為,基督留給教會的,只是信仰之種籽,它要在日後才漸漸成長。 天主教雖然注重不同時期傳統,但越近期的則越進步。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比早期教父進步,梵二會議又比中世紀進步。因為這樣,天主教可以接納「教宗無誤權柄」和馬利亞「始胎無染原罪」等新發明。天主教辯稱,這些教導一直存在,只是以前較隱晦,現在才開花長成。 東正教相信,基督的教導從不改變,教會在二十世紀的信仰,與第一紀、第十世紀、第十五世紀的沒有兩樣。 東正教強調救贖是人的神化 天主教根據安瑟倫來理解救贖:基督是神的公義的滿足。 東正教強調贖金論和得勝論。他們相信,基督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那贖價是給了墳塋。換句話說,祂把贖金交予掌死權的和把守墳塋的魔鬼。 當基督從死裡復活的時候,祂勝過了死亡。死亡對祂再沒有權柄,死亡對人類亦再沒有權柄。人類是從墳墓和魔鬼中得到救贖、得到釋放。自此,人類變成好像神一樣(神化,Deification)的跟神永遠生活下去。 神化 東正教看拯救進程是神化(theosis或deification)。「神化」的意思不是說我們真的變成了眾神,而是模成基督(Fairbairn,1995)。那是指通過與基督的聯合,轉化成為神的形像(Saucy, 2000)。 東正教看聖典為了聖化 天主教看聖典是法典,用以處理人倫以及保障人權。 東正教看聖典是操練,為了產生聖潔。通過順服,它是模成新人的工具。 東正教的聖禮趨向神秘 兩教皆同意至少有七聖禮(東正教稱為聖奧事)。當中有聖體(即聖餐)、聖浸禮(即洗禮)、聖膏(即堅振)、按立、告解、婚禮、膏油禮。不過,東正教只為垂死病人行膏油禮。 天主教區分了聖禮中的實體和可見元素。東正教沒有這種二分,他們認為藉著聖靈的呼召,聖禮中的物質成份(如餅、酒、水、油等)會被恩典充滿。 例如天主教認為,在聖餐中,餅和杯的實質轉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可見的物質元素只是神臨在的表徵。東正教則把聖餐稱為「奧秘筵席」,司祭和信眾所領受的是基督奧秘的身體和血。 [實踐小分別:天主教彌撒,信眾只領餅,東正教則餅杯同領;天主教的聖體是無酵餅,東正教的有酵。] 天主教把洗禮和堅振分開,嬰孩可在受洗後七年之內進行堅振,並由主教施行。東正教洗禮和堅振一并進行,並由司祭施行,司祭會從主教接過聖油。堅振的意思是賜下聖靈。東正教不稱為堅振,而是聖膏。 [實踐小分別:東正教的聖浸禮的是全身浸入,奉父、子、聖靈之名浸入三次,天主教是灑水] 東正教看告解是為離教者悔改歸回施行的。不過現在,在領聖餐之前,祭司或長老也會為犯大罪的人行告解禮。 天主教看婚姻聖禮為合約,不過這合約是不能解除的,而教會(即主教或司祭)是這對新人立約的見證人。東正教不認為這僅僅是合約,而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奧秘的合一,這合一仿效基督與教會的合一。在場的不只主教或長老,整個神的子民透過他們而在場。一如其他聖禮,東正教以聖餐禮結東婚禮儀式。 東正教沒有煉獄 天主教認為有一個煉淨塵世罪污的煉獄,又相信聖徒有一個功德庫,聖徒通功可以減少在煉獄的日子。東正教認為所有人都要去陰間(有極少數例外,例如聖母是由天使扶持直往天堂),等待審判之日。 東正教強調主教與教會的一體 天主教認為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理,是信仰傳承的解釋人。當他代表全教會發言時(即ex cathedra),聖靈會保守他不犯錯誤。因此,他在道德及教義的事情上是無誤的。 教宗是主教合一的象徵。對天主教來說,教區只是整體教會的一部份,而教區合起來才是基督在地上的身體。這個可見的身體需要一個可見的頭,乃是教宗。東正教批評,如此教區就有兩個頭:教宗及地方主教,而一個身體有兩個頭就是怪物了。 東正教認為,在地區或地方管治上,主教們是平等的。主教是基督活現的圖像(living icon)。在一個教區,主教與他的群羊就構成教會。所有這些主教和群羊就組成那唯一、聖而公、使徒傳承的教會。 對他們來說,教會的必要條件是主教和聖餐(Eucharist)。迦太基的聖居普良說過,「教會是在主教裡,主教是在教會裡」。藉著聖餐教會連於神,藉主教教會認識正信。兩者皆源自使徒傳承的信仰。 今日的東正教會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攻滅,君士坦丁堡牧首區雖仍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承認為東派教會的牧首,但實際上處於被征服的地位,權威盡失,於是自十六世紀起,先後在俄國與世界各地(大部份在東歐與中歐)產生了在法規和行政享有全部獨立權﹑自選大主教和主教的「自主教會」。   東正教會現有四個牧首區與十五個自主教會,以傳統的尊稱順序排列依次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亞歷山大牧首區﹑安提阿牧首區﹑耶路撒冷牧首區﹑俄羅斯正教會﹑喬治亞正教會﹑塞浦路斯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羅馬尼亞正教會﹑波蘭正教會﹑希臘正教會﹑捷克斯洛伐克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美國正教會﹑烏克蘭正教會﹑日本正教會﹑西奈正教會﹑及芬蘭正教會。   他們共同尊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為東正教名義上的精神首腦,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對他們並沒有實質的管轄權。這些教會以相同的禮儀﹑教規,教育他們的信徒,傳揚自認為最符合使徒精神的基督信仰。現今全世界約有東正教徒1.3億,根據MARC(Mission Advanced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s Center)1993年的估計,到公元2000年,全球將有2億的東正教徒,佔所有基督教徒的10%。    
Posted on: Sun, 03 Nov 2013 09:43:35 +0000

Trending Topics



Recently Viewed Topics




© 2015